公司新闻

如何快速判断出齿轮减速机的故障类型?

发布时间:2025-07-12
阅读:1001
判断齿轮减速机的故障类型,核心是通过观察现象、分析特征、结合运行逻辑快速定位。齿轮减速机的故障往往通过特定 “信号” 表现(如异响、振动、温度异常等),以下按 “现象→可能故障→判断依据” 的逻辑,整理快速判断方法:
一、通过 “异响” 判断:最直观的故障信号
减速机运行时的异常声音(噪音)是故障的 “直接语言”,不同声音对应不同问题:
异响特征 可能故障类型 判断依据
持续的 “均匀嗡嗡声”,随转速升高变大 齿轮磨损 / 齿隙过大 齿轮长期运行后齿面磨损,导致啮合间隙超过标准(正常间隙 0.1-0.3mm,因型号而异),啮合时产生周期性摩擦噪音;若噪音伴随轻微振动,更可能是此问题。
间歇性 “冲击声”(“咔咔” 或 “咯噔”) 齿面损伤(点蚀、崩齿、断齿) 齿面疲劳产生点蚀(表面小凹坑)、硬物进入啮合区导致崩齿,或过载导致断齿,啮合时会出现非周期性冲击噪音,声音尖锐且间隔不规则。
高频 “尖叫声” 或 “口哨声” 轴承故障(磨损、缺油、损坏) 轴承滚珠 / 滚道磨损、润滑不良,或保持架断裂,会产生高频摩擦噪音(类似金属摩擦声),且随转速升高噪音频率增加。
不规则 “哗啦声” 内部零件松动 / 异物进入 齿轮轮毂、轴承盖等连接件松动,或金属碎屑、螺栓等异物掉入箱体,运行时零件碰撞产生杂乱噪音,可能伴随振动突然增大。
二、通过 “振动” 判断:结构异常的表现
正常减速机振动幅度小(通常≤0.1mm/s,具体看型号),振动异常多与 “对中性、平衡性、紧固性” 相关:
振动特征 可能故障类型 判断依据
径向振动大(水平 / 垂直方向) 安装不对中(输入轴与电机轴、输出轴与负载轴) 用百分表测联轴器处径向跳动,若>0.1mm,说明轴系平行度 / 同轴度超差,导致齿轮啮合偏载、轴承受力不均,振动随负载增大而加剧。
轴向振动大 轴承游隙过大 / 齿轮轴向窜动 轴承磨损导致轴向游隙超标(正常游隙 0.02-0.05mm),或齿轮轴向定位失效(如挡圈脱落),轴向窜动时产生周期性轴向冲击振动。
振动频率与转速一致 旋转件不平衡(如齿轮、联轴器) 齿轮加工偏心、联轴器配重不均,旋转时产生离心力,振动频率等于转速频率(可用振动分析仪测频谱,峰值对应转速频率)。
突发性振动增大 零件断裂 / 紧固件松动 螺栓松动(如轴承端盖螺栓)、齿轮轮缘断裂,导致旋转重心突变,振动幅度突然升高(可能从 0.1mm/s 骤增至 0.5mm/s 以上)。
三、通过 “温度” 判断:散热与负载异常的信号
正常减速机运行温度≤60℃(环境温度 25℃时),温升超过 40℃(即外壳温度>65℃)属于异常:
温度特征 可能故障类型 判断依据
整体温度快速升高(30 分钟内超 70℃) 润滑不良(缺油、油质劣化) 打开加油孔检查:油位低于油标下限(缺油),或油液发黑、有杂质 / 水分(劣化),导致齿轮 / 轴承摩擦系数增大,热量无法带走。
局部高温(如轴承座处温度>80℃) 轴承卡滞 / 齿轮偏载 轴承安装过紧(游隙过小)、滚道划伤,或齿轮啮合偏载(因不对中),导致局部摩擦加剧,用红外测温仪测不同部位,高温点集中在轴承或齿轮啮合区。
温度随负载升高而骤升 过载运行 / 齿轮打滑 负载超过减速机额定扭矩(如电机电流超额定值),齿轮啮合面产生滑动摩擦(而非纯滚动),热量急剧增加,停机后触摸齿轮箱,整体发烫。
温度波动大(忽高忽低) 散热不良(散热片堵塞 / 风扇故障) 检查散热片是否积灰堵塞(通风不良),或冷却风扇停转,导致热量无法及时散发,环境温度升高时(如夏季)更明显。
四、通过 “漏油” 判断:密封与结构问题
减速机漏油多与 “密封失效” 或 “压力异常” 相关,观察漏油位置可快速定位:
漏油位置 可能故障类型 判断依据
输入 / 输出轴端密封处漏油 骨架油封损坏 / 轴颈磨损 油封唇口老化、撕裂(常见于运行 5 年以上的设备),或轴颈因长期摩擦出现划痕,导致密封失效,漏油呈滴状,随转速升高漏油量增加。
箱体结合面(上下壳)漏油 密封垫老化 / 螺栓松动 结合面密封垫(橡胶或石棉材质)长期高温老化,或螺栓预紧力不足(松动),导致缝隙漏油,多为渗油(非滴状),停机时也可能漏。
加油孔 / 放油孔漏油 堵头未拧紧 / 螺纹损坏 加油孔螺塞、放油孔丝堵未拧到位,或螺纹滑丝,漏油位置固定,多为滴油,检查时可发现堵头松动。
箱体表面不规则漏油 箱体裂纹(铸造缺陷或过载) 多发生在轴承座附近(应力集中区),因铸造砂眼、或长期过载导致箱体开裂,漏油呈不规则渗透,严重时可看到裂纹痕迹。
五、通过 “输出性能” 判断:动力传递异常
输出扭矩不足 / 转速下降:
可能是齿轮严重磨损(啮合间隙过大,打滑)、键连接松动(轴与齿轮键槽磨损)、电机功率不足(但减速机本身异响不明显)。判断方法:加载时转速骤降,停机检查齿轮啮合面是否有严重磨痕或塑性变形。
输出轴卡死:
多为轴承抱死(缺油导致滚动体与滚道烧结)、齿轮断齿后卡住、异物进入啮合区卡住。特征:电机过载跳闸,减速机完全无法转动,手动盘车时阻力极大。
六、快速排查的 “3 步流程”
看外观:检查是否漏油(位置)、零件是否松动(螺栓、端盖)、散热片是否堵塞,记录异常位置。
听声音 + 测振动:运行时用螺丝刀(或听诊器)贴在箱体不同部位(轴承座、齿轮啮合区)听异响类型,用手摸振动强度(径向 / 轴向)。
测温度 + 查负载:用红外测温仪测各部位温度(轴承、箱体),查看电机电流是否超额定值(判断是否过载)。
通过以上现象与故障的对应关系,可在 10-15 分钟内初步定位减速机的故障类型,为后续维修提供方向。核心原则:“现象是果,故障是因”,从最明显的信号(异响、温度、漏油)入手,逐步缩小范围。
DFY四级硬齿面圆锥圆柱齿轮减速机

相关产品

Copyright © 泰兴减速机厂家  苏ICP备2024075234号-13 网站地图

  • 首页
  • 免费热线
  • 产品中心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在线客服
    服务热线

    服务热线

     13401208111

    微信咨询
   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