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动态

硬齿面减速机装配后如何进行试运行?

发布时间:2025-07-25
阅读:1001
硬齿面减速机(齿轮经淬火等硬化处理,齿面硬度通常≥HRC58)的试运行是验证装配质量、发现潜在问题(如啮合不良、轴承异响、漏油等)的关键环节,需按 “空载→轻载→额定负载” 的梯度进行,结合参数监测、异常判断、安全规范三大核心要点。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操作标准:
一、试运行前的准备工作(避免试运行中发生故障)
试运行前需确保装配合规、状态正常,重点检查以下内容:
1. 基础与安装检查
固定可靠性:减速机地脚螺栓是否按规定扭矩拧紧(参考手册,通常用扭矩扳手检查,避免松动导致运行振动);安装面是否贴合(用塞尺检查,缝隙≤0.1mm,不允许局部悬空)。
同轴度复核:输入轴与电机轴、输出轴与负载设备的同轴度(径向跳动≤0.1mm,轴向偏差≤0.05mm),若偏差过大,运行时会产生附加力矩,导致齿轮偏载或轴承过热。
旋转灵活性:手动盘动输入轴(或通过电机手动转动),应无卡滞、无明显阻力,转动均匀(若有 “卡顿感”,可能是齿轮啮合间隙过小、轴承安装过紧或零件干涉)。
2. 润滑与密封检查
润滑油加注:按手册要求加注对应型号、黏度的润滑油(如中重载用极压工业齿轮油 N320),油位需在油标 “上下限之间”(过低润滑不足,过高搅拌发热);首次运行前,可手动转动轴使润滑油均匀分布到齿轮和轴承。
密封性能:检查输入轴、输出轴的骨架油封,以及箱体结合面的密封胶(或垫片),确保无渗油(装配时若涂胶不均,试运行时易漏油)。
3. 电气与安全准备
接线与转向:确认电机转向与减速机要求一致(通过点动电机验证,避免反转导致润滑油路异常);电机与减速机的联轴器(如弹性联轴器)需安装防护罩,避免旋转部件伤人。
监测工具准备:准备测温仪(精度 ±1℃)、测振仪(测振动速度,单位 mm/s)、听诊器(或长螺丝刀贴壳体听声)、扭矩扳手、秒表等,用于监测温度、振动、异响等参数。
二、试运行核心步骤(按负载梯度进行)
阶段 1:空载试运行(无负载,验证基础运行状态)
目的:检查齿轮啮合、轴承运转、润滑系统的基本状态,排除明显装配缺陷。
运行参数:
转速:按额定转速运行(如 1500r/min),持续时间 30~60 分钟(中小型减速机 30 分钟,大型≥60 分钟)。
监测与检查内容:
异响判断:
正常状态:运行声音均匀,仅有齿轮啮合的 “平稳嗡嗡声” 和轴承的 “轻微转动声”。
异常情况:若出现 “金属摩擦声”(齿轮啮合间隙过小或齿面磕碰)、“断续敲击声”(齿轮齿距误差过大)、“尖锐啸叫声”(轴承安装过紧或润滑不良),需立即停机检查。
温度监测:
轴承座温度:用测温仪测量输入端、输出端轴承座外壳,温升(与环境温度差值)应≤25℃(环境温度 30℃时,轴承座温度≤55℃);若温升超过 40℃,可能是轴承游隙过小、润滑不良或同轴度偏差过大。
箱体温度:箱体表面温升应≤20℃,无局部过热(若某部位温度异常偏高,可能是内部零件干涉)。
振动监测:
用测振仪在轴承座上方测量振动速度,空载时≤2.8mm/s(ISO 标准);若振动剧烈(>4.5mm/s),需检查地脚螺栓是否松动、联轴器同轴度是否超标。
密封与漏油:
运行中及停机后,检查油封处、箱体结合面、放油螺塞是否有渗油(允许轻微油迹,但不允许滴油);若漏油,可能是油封安装反向、密封胶未固化或油位过高。
合格标准:无异常异响,温度、振动在限值内,无漏油,可进入下一阶段。
阶段 2:轻载试运行(负载为额定负载的 30%~50%)
目的:验证在小负载下齿轮啮合的均匀性、轴承负载能力及润滑系统的适应性(负载下润滑油膜是否稳定)。
运行参数:
负载:通过负载设备(如变频器调节电机输出,或连接模拟负载)施加额定负载的 30%~50%;
转速:额定转速,持续时间 60~120 分钟(确保温度、振动稳定)。
重点监测内容:
齿轮啮合状态:
停机后检查齿面接触痕迹(可在齿面涂红丹油,轻载运行 10 分钟后观察):正常接触痕迹应分布在齿面中部,长度≥齿长的 60%,高度≥齿高的 40%(硬齿面齿轮对接触精度要求更高,不允许偏载接触)。
若接触痕迹偏向齿顶 / 齿根(啮合间隙异常)或偏向齿宽一端(安装偏斜),需停机调整(如重新调整轴承游隙、修正同轴度)。
温度与振动变化:
轴承座温升≤35℃(环境温度 30℃时≤65℃),振动速度≤4.5mm/s;若温度上升过快(如 30 分钟内超过 60℃),需排查是否因齿轮偏载、润滑不良导致。
润滑油状态:
观察油液是否浑浊(若混入金属碎屑,可能是齿面或轴承磨损),可停机后取少量油液,滴在滤纸上,若中心有黑色颗粒,需检查零件磨损情况。
合格标准:啮合接触痕迹合格,温度、振动稳定,油液清洁,无漏油或异响。
阶段 3:额定负载试运行(模拟实际工作状态)
目的:验证减速机在设计负载下的长期运行能力,考核齿轮、轴承的承载能力及散热性能。
运行参数:
负载:100% 额定负载(按设计扭矩加载);
转速:额定转速,持续时间≥4 小时(大型减速机建议运行 8~12 小时,确保达到热平衡)。
核心监测项目:
热平衡温度:
运行 1~2 小时后,温度应趋于稳定(1 小时内温度波动≤5℃);
轴承座最高温度≤70℃(环境温度 30℃时,温升≤40℃),箱体温度≤60℃;若超过 80℃,可能是散热不良(如冷却风扇故障)或齿轮啮合效率低(如齿形误差大)。
振动与噪音:
振动速度≤4.5mm/s(ISO 10816 标准,刚性基础),噪音≤85dB(距离 1 米处测量);若振动突然增大或噪音变调,可能是齿轮疲劳损伤或轴承失效前兆。
扭矩与功率:
通过扭矩传感器监测输出扭矩,应稳定在额定值(波动≤5%);若扭矩异常波动,可能是负载不稳定或齿轮啮合间隙过大。
长期稳定性:
运行 4 小时后,停机检查:
齿轮齿面:无点蚀、胶合(硬齿面抗胶合能力强,但偏载可能导致局部过热);
轴承:无异常磨损(如外圈温度无骤升);
密封:仍无滴油(长时间运行后,密封件若有轻微渗油需重新紧固)。
合格标准:所有参数(温度、振动、扭矩)稳定在限值内,无零件损伤、漏油或异响,停机后检查无异常磨损。
三、试运行中的异常处理(关键安全规范)
立即停机的情况:
出现尖锐异响(如金属撞击声、轴承碎裂声);
温度骤升(10 分钟内升高≥15℃)或超过 80℃;
振动突然增大(超过标准值 1.5 倍);
严重漏油(每分钟滴油≥3 滴)或冒烟。
停机检查步骤:
先切断电源,等待减速机完全停止(避免惯性导致零件损伤);
检查齿轮啮合:拆开观察孔盖,查看齿面是否有磨损、磕碰,接触痕迹是否偏移;
检查轴承:用手转动轴,感受是否有卡滞,测量轴承座温度是否异常;
检查润滑:油位、油质是否正常,油路是否堵塞(如喷油润滑的减速机,需检查喷嘴是否通畅)。
四、试运行后的收尾工作
参数记录:整理试运行全过程数据(温度、振动、时间、异常情况),形成报告,作为合格证明;
油液更换:首次试运行后,建议更换润滑油(清除试运行中产生的金属碎屑),重新加注新油至规定油位;
紧固与标识:检查所有螺栓(地脚、轴承端盖)是否松动,对合格产品贴 “试运行合格” 标识,注明试运行日期。
总结
硬齿面减速机试运行的核心逻辑是 “梯度加载、全面监测、及时止损”:
空载验证装配基础(无卡滞、漏油);
轻载检验啮合与润滑(接触痕迹、温度);
额定负载考核长期稳定性(热平衡、振动、磨损)。
通过严格按步骤操作,可提前发现装配缺陷(如同轴度偏差)、零件问题(如齿面磕碰),避免正式运行时发生齿轮断裂、轴承失效等严重故障。
DCY硬齿面齿轮减速机








相关产品

Copyright © 泰兴减速机厂家  苏ICP备2024075234号-13 网站地图

  • 首页
  • 免费热线
  • 产品中心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在线客服
    服务热线

    服务热线

     13401208111

    微信咨询
    返回顶部